多介质过滤设备的维护周期需结合运行工况、水质条件、设备类型灵活调整,核心分为 “日常巡检、定期维护、长期停机维护” 三类,以下是具体周期建议及对应内容: 属于基础维护,需每日或按运行班次执行,及时发现即时问题: 监控核心参数:记录进出口压差(正常范围 0.02-0.05MPa,超 0.05-0.1MPa 时需启动反冲洗)、进水 / 出水浊度(出水浊度应≤5NTU,超标需排查滤料或布水情况)、运行流量和压力,确保参数稳定在设计范围。 检查设备状态:观察罐体有无漏水、渗水(重点查看法兰接口、阀门密封处);检查反冲洗阀门开关灵活性,确认布水器出水均匀,无局部水流异常。 水质辅助检测:若处理工业废水或高浊度水,需同步检测进水 pH 值、悬浮物含量,避免异常水质冲击滤料。
根据设备运行负荷和水质复杂度调整,是保障过滤效率的关键: 短期维护(每周) 中期维护(每月 / 每季度) 滤料状态检查:打开设备检修口,查看滤料层是否平整、有无局部板结或黏结(尤其上层无烟煤滤料),必要时手动松动或取样检测滤料粒径变化。 部件清洁与检查:拆卸清洗布水器、集水器的开孔或滤网,去除杂质堵塞;检查支撑层(鹅卵石)有无移位、破损,防止滤料泄漏。 仪表校准:校准压力表、浊度仪等在线监测仪表,确保数据准确。
长期维护(每 1-2 年)
特殊水质场景(如含油废水、高有机物水、海水淡化预处理):需缩短维护周期 —— 中期维护改为每 2-4 周,滤料检查频率提升至每月 1-2 次,必要时增加化学清洗频次(每 1-3 个月一次)。 长期停机维护(停机超 1 周):先对设备进行彻底反冲洗,排空罐内积水;若停机超 1 个月,需将滤料晾干或浸泡在清水中(避免干缩板结),关闭所有阀门并覆盖防尘罩;重启前需试运行 30 分钟,检查参数无异常后再正式运行。
维护周期并非固定值,若进水浊度长期偏高、工业污染物浓度大,需进一步缩短中期维护周期;若处理清洁水质(如饮用水预处理),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适当延长,但核心参数监控仍需每日执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