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英砂过滤器的反冲洗周期(即两次反冲洗之间的运行时长)并非固定值,核心取决于滤层的 “污染饱和程度” ,而这一程度由原水水质、运行参数、设备设计等多类因素共同决定。具体影响因素可分为以下四大类,且各因素相互关联,需综合判断: 原水是滤层污染的直接来源,其杂质含量和性质直接决定滤层堵塞速度,是影响反冲洗周期最关键的因素:
原水悬浮物浓度(浊度) 原水杂质颗粒特性 原水污染物类型
运行中的操作条件直接改变水流与滤层的相互作用,影响杂质截留效率和滤层堵塞速度:
过滤速度(滤速) 出水水质要求 运行压力 / 水头损失控制
设备结构和滤料参数决定了滤层的 “容污能力”(即能截留的最大杂质量),直接影响反冲洗周期:
滤层厚度与结构 石英砂滤料粒径 布水 / 集水装置设计
反冲洗的彻底性决定了滤层性能的恢复程度,进而影响下一个运行周期的时长:
实际应用中,反冲洗周期并非固定设定,而是通过 **“水质 + 压力” 双指标联动控制 **:
优先以出水浊度为核心指标:当出水浊度超过设定限值(如 1NTU),无论运行多久,立即启动反冲洗; 以进出口水头损失为辅助指标:当水头损失达到 0.2-0.4MPa(具体根据设备设计),即使出水浊度未超标,也需反冲洗(避免滤层压实、损坏); 结合原水水质波动调整:如汛期原水浊度骤升时,需手动缩短周期;原水水质稳定时,可按常规周期运行。
通过以上多因素综合判断,才能在 “保障出水水质” 与 “减少反冲洗能耗(水、电)” 之间找到平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