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鑫凯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全国服务热线:400-0808-060联系电话:0571-87068640 传 真:0571-87358179公司地址:杭州市江干区笕丁路168号1幢205室 工厂地址:浙江省长兴煤山国家级绿色制造产业园西部分区中南高科.长兴绿色智造产业园B13
E-mail:sales@571water.com
在多介质过滤器气洗操作中,由于涉及压缩空气系统、高压气体及设备承压运行,需严格遵循安全规范,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设备损坏、人员伤害或环境污染。以下从操作前、中、后的全流程安全要点展开说明:
压缩空气系统隐患排查
目视检查进气管道焊缝、法兰连接处是否有裂纹、漏气(可涂抹肥皂水检测,出现气泡即漏气);
对使用超过 5 年的碳钢管道,需重点检查弯头、阀门连接处的腐蚀情况(壁厚减薄>10% 需更换)。
检查空压机安全阀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(每年至少 1 次),泄压压力设定为工作压力的 1.1 倍(如工作压力 0.6MPa,安全阀开启压力 0.66MPa);
确认空气储罐压力表指针归零(非气洗状态时),若指针异常偏转需立即停用并检修。
气源安全:
管道安全:
过滤器本体承压测试
气洗前进行 “保压测试”:关闭所有阀门,通入 0.1MPa 压缩空气,30 分钟内压力下降≤0.01MPa 为合格;
若保压不达标,需检查罐体检修孔、视镜密封垫是否老化(橡胶垫使用年限≤3 年),螺栓是否松动(按对角线顺序紧固,扭矩值符合设计要求)。
压力阈值控制:
进气压力严禁超过 0.4MPa(设计压力 0.6MPa 的设备),当压力表显示 0.35MPa 时需开启旁通阀泄压;
安装压力变送器与 PLC 联动,当压力>0.4MPa 时自动切断进气阀并声光报警。
流量异常处理:
若气洗强度超过 25L/(m²・s)(如流量计显示值>设计值 120%),立即关闭进气阀 10~15 秒,再缓慢开启至设定值;
禁止在进气阀全开状态下启动空压机(易导致瞬间压力冲击),需先开启 10% 阀度,待压力稳定后逐步调节。
气阻预防:
进气时必须先开启顶部排气阀(开度≥50%),待排气口持续出气无间歇后(约 2 分钟),再关闭排气阀转入正常气洗;
若气洗过程中听到设备内部 “砰砰” 异响(气阻所致),需立即停止进气,排水至滤料层上 5cm 后重新进气。
振动控制:
布气装置是否松动(拧紧固定螺栓,加装防松垫片);
基础支架与罐体连接是否脱焊(补焊后做防腐处理)。
气洗时设备振幅不得超过 0.05mm(用测振仪测量罐体中部),若超过需检查:
压缩空气温度监控:
进气管道需安装温度传感器,当气体温度>40℃时启动冷却器(风冷或水冷),禁止高温气体直接进入过滤器;
触摸管道前先用手背试探(温度≤35℃方可接触),避免压缩空气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烫伤(水滴温度可达 60℃以上)。
运动部件防护:
气洗过程中严禁打开人孔盖或触碰运行中的阀门(气动阀执行机构旋转速度可达 10r/min,可能夹伤手指);
对裸露的传动部件(如空压机皮带)加装防护罩,标识 “禁止触碰” 警示标志。
有限空间作业安全(需进入过滤器内部时)
气洗结束后,必须执行 “三步法”:
通风置换:开启人孔盖与底部排水阀,用轴流风机强制通风 30 分钟(风量≥3 倍罐体容积 /h);
气体检测:用便携式检测仪测量 O₂浓度≥19.5%,可燃气体浓度<爆炸下限 20%;
双人监护: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(安全绳固定在罐外锚点),监护人每 5 分钟与内部通话确认状态。
突发停电应急处理
立即关闭进气阀(防止恢复供电后空压机突然启动导致压力冲击);
打开过滤器顶部排气阀与底部排水阀,将压力泄至 0MPa,避免设备带压待机;
恢复供电后,需重新检查各阀门状态,确认无异常后再按流程启动气洗。
气洗时若停电:
系统状态复位
关闭所有进气、排气阀门后,确认压力表归零,记录气洗结束时间与压力 / 流量数据;
对气洗过程中异常报警的参数(如压力超限)进行复查,必要时联系仪表工程师校准传感器。
环境安全检查
检查地面是否有油污(压缩空气带油泄漏),若发现需用吸油毡清理并查找漏油点(如空压机油气分离器故障);
确认反洗排水至污水处理系统,禁止直接排放(排水含剥离的悬浮物,COD 可能超标)。
操作人员资质要求
气洗作业人员需通过压力容器操作培训,持有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》(每 4 年复审 1 次);
新上岗人员需完成 10 次以上跟岗操作并通过考核(含理论笔试与实操演示)。
应急预案演练
演练步骤:立即按下空压机急停按钮→关闭过滤器进气总阀→启动消防喷淋降温→疏散现场人员→联系抢险队;
记录演练时间(要求 3 分钟内完成紧急停机),评估预案有效性并修订。
每季度开展 “气洗泄漏应急演练”,模拟进气管道破裂场景:
气洗操作的安全管控需贯穿 “风险预判 - 过程监控 - 应急处置” 全链条,核心在于防止 “超压、气阻、设备损伤” 三大风险。操作人员必须牢记 “先检查后操作、先泄压后维护、先通风再进入” 的准则,结合设备实际工况动态调整安全措施,确保气洗过程既高效清除滤料杂质,又杜绝安全事故隐患。
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1992号